心理訪談
考試焦慮很多是由于父母制造的
更新時間:2015-12-23 09:13:27點擊次數:1910次字號:T|T
內容提要: 焦慮源是母親自鳴得意的期待、愛護、關心、呵護、過多的鼓勵、善意的提醒,與高考直接有關的談話和議論以及高度關注,特別是對結果的過度關注。 關鍵詞: 考試 失眠 緊張 壓抑 |
一位高三孩子說:“因為我的高考,最近家里的氣氛壓抑得讓我喘不過氣來。母親對我說話小心翼翼、察言觀色,她越是這樣越讓我感到心里像壓了塊石頭。近來,我心里忽然開始特別恐懼:萬一我考不上怎么辦?一想到母親充滿期待的眼神,我真的不敢言敗……” 另一位高三孩子近期出現嚴重的焦慮、失眠、情緒激動等反應,以至于無法正常上學,只能回家休息。而回去以后,他更擔心自己被同學落下,天天嚷著要看書,但一拿起書又看不進去,越看不進去心情越糟糕,形成了惡性循環。父母看著考試的日子一天天臨近,心急如焚,面對孩子莫名其妙的表現,他們只能像對待嬰兒一樣去哄著他,但孩子的情緒卻一天比一天糟。 一個初三孩子在媽媽的陪伴下去看心理咨詢師,據母親講,他的癥狀是總懷疑自己身體有玻今天說心里難受,明天又說胃不舒服,身上起了兩個小紅點就緊張地問媽媽,自己是不是得了皮膚癌。但到醫院檢查,身體什么毛病都沒有。 這些現象被心理學界稱為考試焦慮,這是指因考試壓力引起的一種心理障礙。主要表現在迎考及考試期間出現過分擔心、緊張、不安、恐懼等復合情緒障礙,還可伴有失眠、消化機能減退、全身不適和植物神經系統功能失調癥狀。這種狀態影響考生的思維廣度、深度和靈活性,降低應試的注意力、記憶力,使復習及其考試達不到應有的效果,甚至無法參加考試。有的考生因此反復逃避考試,嚴重者可發展為精神障礙。 并非所有的焦慮對學習都是有害的。焦慮是一種復合性情緒狀態,包括焦慮反應、過度焦慮和焦慮癥等三個由輕到重的層次。焦慮反應是人們對一些即將來臨的緊張事件進行適應時,在主觀上產生的緊張、不安、著急等期待性情緒狀態;焦慮癥是神經癥的一種,主要特點是緊張、不安等癥狀比較嚴重,但對產生這些不適的原因不很明確。 有關專家在一項“考試焦慮程度與母親的過度期待自評”研究中顯示了如下結果,相關分析表明:1、考試焦慮程度與母親的過度期待得分呈顯著負相關。2、考試焦慮程度與孩子對家庭教育積極拒絕態度評分呈顯著負相關。3、考試焦慮程度與孩子對家庭教育干涉態度評分呈顯著負相關。4、考試焦慮程度與孩子對家庭教育態度等級評分呈顯著負相關。 由此可見,父母,特別是母親,在積極地為考生制造著焦慮。焦慮源是母親自鳴得意的期待、愛護、關心、呵護、過多的鼓勵、善意的提醒,與高考直接有關的談話和議論以及高度關注,特別是對結果的過度關注。 |
(編輯:hefeie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