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做為家教老師對學生的影響
一.問題的提出
近年來,請家教老師(亦可簡稱“家教”)已被人們普遍接受了,從繁華的大都市到偏遠的小縣城,請家教、當家教都己不是什么稀罕事了。隨著家教現象的日益普遍,家教老師也已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之一。作為一個師范類尤其是學數學的大學生來說,做家教也是普遍存在的,一方面利于自身社會實踐能力的鍛煉,同時又通過自己勞動賺取了自己生活費;另一方面也為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起到輔助作用,對學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都起著潛移默化的影響。智力因素包括對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學習習慣和方法,思維發散,能夠掌握美術或音樂技能等,非智力因素是美國著名心理測量學家韋克斯勒于1950年提出來的一個重要心理學概念。從心理學角度分析,非智力因素包括學生的學習動機、興趣、情感、意志、態度、習慣等心理素質。任何一個學生的學習過程都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家教老師輔導的對象也不例外。我想通過自己做家教的經驗,淺談一下大學生做為家教老師對學生有哪些影響。
二.調查方法
調查對象
本次調查以合肥市中學生、安徽大學從事家教工作的在校大學生和部分中小學生家長為調查對象,采取隨機抽樣的方式,分別抽取中小學生各50名、學生家長50名、在校大學生50名,共200人構成本次調查的樣本。
調查方法
本次調查采取的是問卷調查法。問卷全部為封閉式問題,核心問題是“家教老師師是否會對孩子產生影響?”
三、調查結果
1.合肥市中小學生聘請家教的情況
調查對象 |
小學生 |
中學生 |
合計 |
回收數 |
48 |
45 |
93 |
聘請家教 |
25 |
30 |
55 |
百分比 |
52.1% |
66.7% |
59.1% |
現在合肥市小學生中有家教老師的已達52.1%,中學生中則約有66.7%之多,這說明家教現象在合肥市也是很普遍,這是本次調查得以展開的現實基礎。
2. 學生對選擇什么樣的家教老師的看法
對家教老師的要求 |
小學生 |
中學生 |
“能很好地指導學習,提高我的學習成績”型 |
66.7% |
50% |
“性格開朗、道德素養高”型 |
33.3% |
50% |
關注點行為習慣 |
50% |
80% |
對家教老師的知識 |
50% |
20% |
在這一問題的認識上,中學生和小學生的看法有些差異。中學生與小學生相比,由于個體社會化時間更長、心理發展水平已達到一定程度,因此,其認識也更加全面。他們對家教的關注更多的是其言行舉止,行為習慣,小學生由于學習壓力、家長督促等原因,在理想的家教老師類型中,高達66.7%的孩子認為應把“能很好地指導學習,提高我的學習成績型”老師放在首位。但我們也要注意到,亦有33.3%的孩子認為老師的品行、性格更加重要。
3.學生對自己家教老師的態度
對家教老師(在校大學生)的態度 |
小學生 |
中學生 |
喜歡 |
82.4% |
85.3% |
不喜歡 |
10.2% |
5.1% |
談不上喜歡或不喜歡 |
7.4% |
9.6% |
關于“喜歡自己的家教老師”的主要理由統計如下:知識淵博、教學方法靈活多樣、啟發思維、態度親切平等、為人坦誠等:關于“不喜歡自己的家教老師”的主要理由有:講課深奧聽不懂、感情交流太少、沒有學習興趣、不喜歡有人管著自己等。
4.家長對家教老師是否會對孩子產生影響的看法
對孩子是否產生影響 |
家長 |
家教老師(在校大學生) |
會 |
42.4% |
84% |
不會 |
48.5% |
8% |
不清楚 |
9.1% |
8% |
合計 |
100% |
100% |
四.家教老師對學生的影響
部分學生認為,通過家教老師對自己的輔導,自己的學習成績有了明顯提高,學習的自信心大大增強,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自己比以前喜歡和他人交流,性格開朗了許多。但是也有部分學生認為,在家教的幫助下,成績不但沒有進步,而且下滑了,因為心理上產生了依賴性,自己對作業中問題的疑難,不是開動腦筋思考、分析,而是等待家教的幫助,久而久之,便形成思想上的懶惰。另外,家教的輔導加大了課外作業量,自己本想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后,痛快地玩一會兒,但是家教輔導又不能不進行,所以,自己對學習產生了厭煩心理。
家教老師對學生的影響是全方面的,某些時候非智力因素影響甚至超過智力因素方面,就拿我親身經歷的例子來說吧,我曾經輔導過小學五年級的學生。這個學生性格內向、自卑,學習成績很差。因此家長找我給孩子補課,我和他一起學習,時時用一個大姐姐的親切態度對待他、關心他,時間一長,我們就成了無話不說的好朋友,不僅遇到難題會主動請教,成績提高了,而且精神面貌也變了,他成了一個開朗、活潑、自信的孩子,跟以前簡直判若兩人。他對我說,是我對他的尊重和關心改變了自己,看到老師常常風里來、雨里去持之以恒地輔導自己,覺得如果自己不好好學習就對不起老師了。其實在學習上我對這個孩子的幫助很少,只是消除了孩子學習的心理障礙,使其有了學習的動力和信心。
家教老師除了在學習上可以給學生有力的幫助外,還可以通過和學生的交往從而對學生產生非智力因素的影響。一般是通過以下途徑來來影響學生的:
首先,家教老師可以強化學生的學習動機,激發其學習興趣。動機是直接推動一個人進行活動的內部原因,在人的智能發展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它能激勵學生努力學習,并爭取達到預定的目標。在家教輔導活動中,家教老師可以通過幫助學生樹立遠大的理想,培養和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比如,中小學生大多對大學生活充滿憧憬,而他們的家教老師又大多為在校大學生,所以,在恰當的時候,家教老師給學生講講大學生活,說說各自的理想,能激發學生更大的學習興趣。
其次,家教老師可以創設情感環境,培養學生的良好情緒。人的良好情緒是一切活動強有力的發動者和鼓舞者。在輔導過程中,家教老師以高興、愉快、飽滿的熱情投入教學,會使學生產生積極的學習情緒。民主、平等的學習氣氛,也會使學生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再次,家教老師可以磨練學生的意志。家教老師有意識地為學生設置一些難關,能使其養成獨立、自信、樂觀的意志品質。但是布置困難的任務應當有一定的限度,“跳一跳,夠得著”最好,學生經過一定的努力就能完成。如果經過一次一次的努力,但總是不能完成任務,不但會使學生喪失學習成功的信心,反而削弱其意志。
最后,家教老師可以培養學生良好的習慣,提高學生素質。良好習慣的養成是個復雜而漸進的過程,既需要學生主觀的努力,也需要家教老師和家長的示范。其中,家教老師的榜樣垂范是重要的方式。家教老師良好的習慣總會表現在自己的言行舉止中,學生會看在眼里,記在心里。道德素質、個人修養是一個人人格的靈魂,在家教老師和學生的交往中,所謂“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身教重于言教,學生能在家教老師的榜樣示范過程中受益匪淺。
綜上所述,家教老師作為一個特殊角色,他不僅能對輔導對象的學習有所幫助,而且在非智力因素方面如學習習慣的養成、意志力的的培養、學習興趣的增強、自身素質的提高等都能產生影響。
這就要求我們從事家教工作的大學生以及在職教師不僅在學識上要提高自己,而且應該注重對學生各方面影響,了解了解輔導對象尤其是中、小學生身心發展的一般規律,增強自己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對學生的成長負責。一些家長也應該摒棄傳統的觀念,不能單純地把家教作為收取報酬的雇傭對象,要尊重家教老師,因為家教老師也是孩子的朋友,對孩子的影響是多方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