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成為一個受歡迎的教師?(5)
第一是換位思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但是換位講起來最容易,做起來最難。換位是一個心理學(xué)命題向哲學(xué)命題的挑戰(zhàn)。哲學(xué)家告訴我們"這個存在"只能有"這個意識",心理學(xué)家則說不能這樣,"這個存在"要有"那個意識",這就很難,稍不注意,就會導(dǎo)致本位主義和自我中心,變成一切從自我。我們知道,生活中過多的本位、過多的自我中心必然會導(dǎo)致沖突。這些沖突可以通過換位得到很好的解決。所以說在工作中,在生活中,我們的教師多站在對方的角度去思考問題,這樣就會理解別人、同情別人。這樣的教師也就會被視為一個善解人意的教師。所謂"善解人意",就是善于換位。換位并不意味著他不知自己的存在,而是同時也知道別人需要什么,并會在別人需要的時候,及時伸出友誼之手,而不是視別人的痛癢于不顧。
第二是尊重:尊重是人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心理需要,它還是一個很高層次的需要,是在人的生存、生理等需要滿足之后產(chǎn)生的。自尊心是人的心靈里最敏感的角落。一旦挫傷一個人的自尊心,他會以十倍的瘋狂、百倍的力量來和你抗衡。"士可殺,不可辱"。因此,教師一定要尊重他人的人格。
第三是互惠:我們的教師在與人交往當(dāng)中應(yīng)該能夠?qū)W會給與別人東西。在共同的活動中,大家能分享活動的成果,在活動中得到相應(yīng)的回報。西方有一種社會交往理論認(rèn)為,人和人之間的交往、關(guān)系的平衡,很重要的一點(diǎn)取決于心理評價,每個人在這個過程中都要付出,這是所謂的成本。同時,每個人在交往時都有得到一些東西,這是屬于利潤。如果這種交往能夠令自己有所收獲,他就會繼續(xù)這種交往。如果這種交往浪費(fèi)很多時間、精力,不值得,他就會中止這種交往。但是有些人在看待教育過程中是吃了虧還是占便宜的問題時,往往看不到自己的所得,這就導(dǎo)致各種各樣的交往的失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