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環境中長大的孩子,再壞也壞不到哪
有人問我,你從小到大為什么能夠喜歡學習呢?是天生喜歡學習嗎?這不是天生的。我們村上小孩沒有一個考上大學的,就我考上了,原因什么呢?因為我從小喜歡讀書。大家都問你父母都不認字,為什么你喜歡讀書呢?跟我母親對我的期望有關系。我三四歲的時候,我母親說你長大以后要當個先生。在我母親心目中當農民太辛苦了,我母親希望我這樣生活——變成一個白面書生,不用干農活,還能拿上公糧,當時就是這么一個概念。
我母親自己不認字,為了讓我當先生,只有一個概念,那就是你就要讀書。所以,從小到大我母親從來不給我買任何玩具。當時我母親養五頭豬,賣的錢歸自己家里所有,零花錢用在我身上的只有一項——買書看。我四五歲時給我買連環漫畫,五歲以后已經認識了五六百個中文字,已經自己開始讀小兒書了,我到六年級就可以讀《水滸傳》了,家教的影響就在這兒。
盡管我父母沒用他們讀書的行為來影響我,但是我讀書的時候他們每一次都是鼓勵,只要我開始讀書,家務事就可以全部放到一邊去了。我為了躲避家務事,就會假裝讀書,我一假裝讀書,就真的讀進去了。所以會發現父母對孩子的要求,如果說合理的話,并且還給予鼓勵的話,這個孩子會沿著要求成長。所以你就明白父母對孩子的影響多大。
像我母親,我四歲時就說希望我當一位先生。母親創造一個隨時隨地讀書的環境。我給同事的女性定了一個要求,生了孩子以后,必須堅持每天讓孩子讀書,并且喜歡上書,不少人照做了。因為我發現,孩子只要從小到大是在讀書的環境中間長大的,這個孩子再壞也壞不到哪里去,就這么簡單,所以讀書非常地重要。如果孩子從小一天到晚就是吃好的東西,要什么給什么,爺爺奶奶拎著孩子到處亂逛,亂買零嘴,這樣長大的孩子,長大了好不到哪里去。
(合肥家教網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