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芹先生為何要寫《紅樓夢》
《紅樓夢》是一部偉大的作品,一直到現代,很少還有一部作品能與之匹敵。長久以來,研究紅樓夢的很多,我只是一名無知的看客,不過對于紅樓夢,總也有一些自己的看法,比如曹雪芹為何要寫《紅樓夢》。
一部偉大作品的問世,都不是憑空創作的,里面都有自己生活的影子,就如紅樓夢,不管是作者的自傳,還是對當時腐朽生活的還原,都表現了作者敏銳的洞察力。有人說:四大家族賈、史、王、薛,你把其順序調整為賈王薛史,即家亡血史的諧音,曹雪芹才華橫溢,但無用武之地,“相如雖有《上林賦》,不遇良時空自嗟”;雪芹滿腹經綸卻一貧如洗!其遭遇令人愴然感慨。他及脂硯齋在書中多處談到創作目的、動機。“滿紙荒唐語,一把辛酸淚。都云作者癡,誰解其中味”。是含淚用血寫就的偉大作品。
據說《紅樓夢》成書有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風月寶鑒》階段。此時的曹雪芹可能受某些影響,打算寫一部勸誡世人的書。包括寶玉初試云雨,秦鐘得趣饅頭庵,秦可卿淫喪天香樓,賈瑞調戲鳳姐致死,尤家姊妹的故事等。此書大約接近完成,但后來曹雪芹思想開始轉變,打算另寫。
說到紅樓夢就想起那首闡明作者寫作目的的詩句:浮生著甚苦奔忙?盛席華筵終散場。 悲喜千般同幻渺,古今一夢盡荒唐。 漫言紅袖啼痕重,更有情癡抱恨長。 字字看來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尋常。是呀,每次捧讀這部作品的時候,你如何不用心去品?
魯迅先生在論及悲劇社會性沖突時則指出:“悲劇是將人生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紅樓夢也是這樣一部偉大的作品,通過大喜大悲世事無常悲金悼玉姻緣相繼,乃至山高圖窮來給人展示心靈的震撼人世的蒼桑,生活的無望。喜歡紅樓夢,每每讀到他,就感覺和一位高人共語,不只是那些動人心魄的情感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