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家教工作?
(一) 我曾做家教多年,就我個人體會,如何做好家教我這里也提供一些自己的觀點看法,給準備或正在提供家教服務的朋友們做個參考。
1、首先了解學生情況。我所指學生的情況,主要包括以下幾點:(1)學生的學習情況和課程進度;(2)學生的性格、智力水平、平時的興趣愛好等;(3)學生請家教出于其主動性還是被動性等。
2、制定適當的教學計劃。(1)對學生所輔導科目進行摸底測驗,了解對各章節掌握的真實情況,并根據其情況分析其真正原因進行解決;(2)根據分析的原因制訂相應的教學計劃,如有時間,盡量進行備課(特別是對高中生的輔導),比如這堂課要學的內容,學新的課程還是復習學過的,又需要幾堂課時間,心中一定要有條理。不要企圖以己昏昏使人昭昭。
3、因材施教。根據每個學生的程度和領悟力來確定教學內容和進度,要根據他的實際情況來定教學目標和方案,務必做到對學生有用,可行,保證他確確實實學到東西。對基礎太差的學生可將其所學課程來個全面復習,實在有必要也可考慮將他低一年級課程來個快速復習,打穩基礎。
4、以課本知識為主。學習中以鞏固課本知識為主,幫助學生理解內容,真正學懂才能夠在實際解題中靈活運用所學知識。在理解課本內容的基礎上適當的給學生進行一些典型例題的講解,對基礎較好的學生,可適當用一些拔高題來激發他的思維能力。
5、教學生如何進行思維。在教學過程中向他灌輸自己的好的思維方式,告訴學生你是怎么樣去理解那些知識,在解題的時候又是怎么樣的思路,向學生展示你的整個思維過程,以供學生學習參考。
6、抓緊時間提高效率。上課過程中一般不給時間學生自己做題的,那樣比較浪費時間,無法提高效率。雖然時間比較好混一些,但出于對學生負責的角度,不要給學生太多彷徨的時間,讓他說他的思路,在關鍵的地方對他的思路進行點撥。但對于思維比較遲鈍或學習主動性不強的學生,建議在對其思路進行點撥后監督其獨立做完,好像與剛才所說有點矛盾,但事事無絕對,因為效率=工作成果/完成所需時間,所以我們只有在保證工作成果的前提下才能談到效率問題。這也是我們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一個特例,請各位朋友在家教中好好體會。
7、復習加例題模式。畢業班的學生以復習為主,可跟隨他們學校的進度給他加強復習,如基礎太差,也可另定一套適合他的復習計劃,再復習重難點的同時可講解一些與復習內容相關的典型例題。復習內容和例題講解配合進行。
8、要求學生配備改錯本。學生準備改錯本后,可將平時練習及考試中做錯的習題進行集中,然后進行正確的解答,并在一旁注明錯誤原因,提醒自己以避免再犯。經常溫習容易犯錯的習題,特別是在臨考之前進行改錯本的內容復習,對在考試中避免常犯的錯誤有很直接的幫助。
9、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家教過程中學生是否肯學非常重要,因此,在教學過程中的講解要盡量幽默生動通俗易懂,盡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以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
10、對學生負責。家庭教師也是老師,因此,為人師表要有責任心,不能拿學生的前途開玩笑,盡量多花些心思。既然有緣師徒一場,要對學生負責。
(二)我認為,要當好一個家庭教師,必須具備以下幾點素質:
首先,“家教”與學校里的“教師”不同,家教面對的是單個的學生,更需要懂得什么是“因材施教”。因此,家教應能在較短的時間里迅速洞察學生的個性與心理,了解學生的學習特點和習慣,并通過與家長的交談等方式較為準確地把握教學過程應以何種形式進行才更為有效。當然,這種“觀察力”對于初次做家教的人來說可能會有點困難,因為它畢竟是一種經驗的積累。
其次,家教要有親和力。家長安排孩子在課外的時間學習,這對于絕大多數的孩子來講都是不情愿的,如果我們還像“老師”那樣嚴厲地管束著他們,很容易使孩子產生“厭學”情緒,或是迫于家長的壓力而違心聽從以至于造成不必要的心理壓力。我個人認為,家教無論對于孩子抑或教師,都應該是一個快樂的經歷。
再次,責任心和耐心。家教雖然是一份兼職,但同時也是一份工作,所以要求我們必須有高度的工作責任感。這其中包括:認真充分地準備每一次課程的內容,對預計中學生可能向你提出的問題要有所準備;在講課時注意觀察學生的反應,重點、難點應反復強調;晝多采用“互動式教學”,讓學生更多地參與到教學中來,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等等。由于中小學生(特別是小學生)在理解、領悟問題的能力方面與我們有較大差距,因此我們不可能要求他們“一聽就明白”,當他們有不明白的地方,要耐心地講解,必要時借助于一些特殊方式(比如唱歌)來啟發他們的思維。
最后一點是我們的個人素質問題。一些最基本的要求諸如上課時、不遲到,穿著整潔大方等自然不必多說,但還須強調一點的是,我們做家教,不僅代表著我們個人,而且還代表著任教學校,教師,本學校的形象,因此,該做的事一定努力做好,不該做的事堅決不能做,只有這樣,才不愧對“人民教師”這樣一個光榮的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