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教三準備
在開始輔導之前,首先要做到三點:
一、讓孩子喜歡你。這一點非常重要,做不到,你將很難進行你的輔導。
二、了解家長的意圖和想達到的效果,與家長達成共識,注意細節,如果可能,向家長了解與孩子最好的溝通方式有哪些,不過這一點有些家長自己都不知道。
三、弄清楚孩子哪些方面是薄弱環節,以便有針對性的進行輔導。
能做到以上三點,你未教就已經成功一半了。最好再了解一下家長的文化程度,家庭情況等,但這一點不能操之過急,以免引起家長的反感。
家教難做,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難在哪里,難在達不到雙方滿意,難在不知道如何教,難在教不出成效,難在如何評判教出的成效。
做好家教主要要達到以下三個方面的效果:
一、教會孩子學習的方法,讓孩子知道如何才能學有成效,懂得解題的切入點。
二、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注意教育和溝通的方式方法,要靈活,活潑、生動,千萬不要用家長常用的那種說教的方式。
三、讓孩子學會有計劃的安排自己的學習和生活。
建立一種相互信任和互動的關系,因為找家教的孩子一般都是學習成績不是很理想的,或是孩子學習不主動、不努力、不聽話、貪玩,或者是缺乏溝通和理解能力,智力貧弱等等。所以,你一定要讓孩子信任你,喜歡你。
有些做家教的學生,雖然自己會,自己懂,但不會教,既然是家教,就一定要會教才行,不會教,你有再高的學歷也沒用,得不到家長的認可,也不會得到相應的報酬。相反會因為心高氣傲,因為學歷與收入的不相符而產生矛盾。出成效才會有好的報酬。
另外,初次上門,自己要注意外在形象,要讓人一看有一種神清氣爽的感覺,注意親和力,不要讓人感到你是一個難以溝通和相處之人。
做家教一定要認真負責,寬嚴有度。要制訂一個臨時的輔導計劃,切忌東一搭西一耙的亂教一起。要有所側重,以點帶面,先把孩子沒有掌握的重點教會,讓孩子弄懂。最好先給孩子做一個小測試,可以是口頭的,也可以是書面的,看孩子概念性的東西是否掌握,哪些方面比較欠缺。有可能的話,教學中間穿插講一些智力或幽默小故事,成語典故或天文地理知識等,如果是教語文,可以以短文分析形式、寫小作文形式經常使用,但其它科目則少用。教者要有耐心,這也是很重要的,千萬不能亂發脾氣,以免引起家長反感和孩子的抵觸情緒。
另外,對不同年齡、年級的學生要有不一樣的方法,低年級的學生需要培養他的興趣,上課活潑生動一點好,高年級的學生,他已經知道自己需要哪個方面的輔導,所以,可以直接切入正題,制訂一個輔導計劃,按計劃實施就行了。有的只是要突擊加強某一方面,那就按家長和學生的要求來,你只要針對性的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如果家長和學生沒有意見,那就可以開始突擊輔導了。對無所適從的家長,你一定要有自己的主見,讓人看到你的信心。當然,最終是輔導的效果來檢驗你的水平和價值的。
失敗的家教:1、拖延時間,不認真教,2、一來就問孩子,你哪個題目不會做啊,我來教你,教會一個只是一個,而不是教會孩子學習和解題的方法,3、布置作業讓孩子自己做,自己則在旁邊發呆或看書,最后僅僅點評一下,4、聊天(指無關于學習的)多于學習,5、切忌草草收場,有些學生因為想多掙些錢,同時教了好多孩子,因為時間緊張,所以,每一個學生都是草草結束,時間掐得很緊,讓人感覺你在敷衍了事,不負責任。這樣你很快就會被家長炒掉,說不好工錢還拿不到。
最后別忘了簽署一個家教協議,以保障自己的權利。但如果你們已建立了絕對信任的關系,對方絕對可以信任,或是你自己不想簽,也可以不簽,總之不要忘了學會保護自己。
教師在進入家庭教學之前,首先會了解學生的實際水平和學習習慣,孩子功課不好的真正原因:在學習的方式方法上有什么毛病,在掌握知識技能的哪個環節上有缺陷、漏洞。找出癥結所在,和對癥下藥的方法(即找出學生的問題是智力因素還是非智力因素造成的)。
然后針對孩子的實際困難和問題,進行系統的有針對性的輔導或指導,使孩子在對所學知識的總體把握上有個明顯地提高。此時教師通常會考慮:該生有沒有在短期內明顯提高的可能?
其次,會了解家長的意圖,是為了應付臨時性的考試,還是為了基礎性的輔導?一般情況下,家庭教師要做到心中有數,才能胸有成竹,有針對性的對孩子進行輔導。
此外,做家教時,不應該簡單教會學生幾道題,重要的是培養學生掌握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授之魚不如授之漁.老師應當通過各種方法,使學生養成科學的學習習慣!
當然,家庭教師在進行輔導和指導之前,事先的備課也是必部可少的。必須要對孩子所學習的教材,做深入系統的研究、了解,看一看教材的整體結構、編寫思路,與傳統教材有什么區別,有什么特點等等。沒有這些必要的準備工作,倉促上陣,東一榔頭西一棒槌的,頭疼醫頭,腳疼醫腳,不可能取得理想輔導效果。